忠县县情概览
【地理位置】 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地跨北纬30°03′~30°53′,东经 107°32′~108°14′之间,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三峡库区8个重点移民搬迁县之一。东临万州区,南连石柱县,西接垫江县、丰都县,北壤梁平区。县城距重庆市主城区180千米,沪渝、张南、银百高速公路穿越县境。国土调查面积2182.83平方千米。
忠县境内呈“三山两槽”地形,系深丘浅丘夹山脉地貌,海拔117~1680米。境内低山起伏,溪河纵横交错,其地貌由金华山、方斗山、猫耳山三个背斜和其间的拔山、忠州两个向斜构成,属典型的丘陵地貌。浩荡长江,穿流而过,流经88 千米。
【历史沿革】 忠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文字记载历史达 2300 多年。忠县古名临江,西汉置县。周朝为巴国地,秦朝属巴郡。王莽新政,改临江为监江,东汉复名临江县。唐贞观八年(634年),因巴蔓子“刎首留城”,严颜、甘宁忠勇,“意怀忠信”,御赐临州为忠州(临江县沿旧,属忠州领县)。明洪武年间,并临江县入忠州,州县合一。民国二年(1913年)废忠州为忠县,隶属东川道。民国二十四年改属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忠县隶属川东行政公署万县专区,1953 年起属四川省万县管理。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八届 5 次会议表决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6月,忠县划归重庆直辖市,仍属万县代管。1998年2月,设立重庆市万县移民开发区(后设置万州移民开发区),代管忠县等 6 县。2000年7月10日,撤销万州移民开发区,忠县由重庆市直接管理。
【行政区划】 全县辖29个乡镇街道:忠州街道、白公街道、新生街道、乌杨街道、东溪镇、石宝镇、汝溪镇、官坝镇、马灌镇、新立镇、拔山镇、三汇镇、白石镇、任家镇、洋渡镇、复兴镇、野鹤镇、石黄镇、金鸡镇、双桂镇、花桥镇、永丰镇、黄金镇、善广乡、石子乡、磨子乡、涂井乡、金声乡、兴峰乡。全县有284个行政村和88个社区居委会。县政府驻忠州街道。
【气 候】 忠县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山地气候。2020年,全县平均气温为18.1℃,接近常年(18.0℃); 年极端最高气温39.6℃(8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2.5℃(12月22日);年降水量1402.6毫米,较常年(1199.4毫米)偏多17.0%,大雨开始期在3月下旬,较常年偏早16天;年降水日数169天,与常年相比偏少29天;年日照时数1016.0小时,较常年(1204.7小时)偏少15.7%。
2020 年,忠县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暴雨:全县出现7次区域暴雨过程,其中,“7·2”为年内最强区域暴雨过程。高温:2020年全县≥35℃高温日数29天,较常年同期(30.3天)偏少1.3天;极端最高气温39.6℃(8月29日);年内高温开始期较早,阶段性高温集中在7月24日至8月31日。气象干旱:全县出现气象干旱过程1次,强度为重度,时间为7月27日至9月10日。连阴雨:全县出现3段区域连阴雨过程,分别为1月18日至26日、10月1日至6日、11月21日至28日。强降温:全县出现特强降温1次,出现在3月26日至29日,过程最大降温幅度为13.1℃。
【环境质量】 2020年,忠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中向好,大气、水环境质量提升,声环境质量达标。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7天,同比增加6天,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不断提升,地表水环境质量长江干流和一级支流15个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Ⅱ类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20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7天,同比增加6天,优良率97.5%,其中优185天,同比增加13天,轻度污染7天,同比减少3天,重度污染天气零发生,各污染物年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2.5、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30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4.5%。
降水状况 全年城区降水pH范围为5.8~7.1,无酸雨发生。
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长江干流忠县段整体水质为优,苏家、洋渡2个监测断面均为Ⅱ类水质,达标率100%。长江支流整体水质为优,黄金河、汝溪河、东溪河、玉溪河、渠溪河等6条次级河流13个监测断面均满足Ⅱ类水质。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忠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较好,达标率100%;39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较上年增加3.4个百分点。
声环境质量状况 忠县城区声环境质量属于较好水平。101个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网格,20条交通干线噪声,7个功能区环境昼、夜间噪声分别为51.9分贝、62.4分贝、55.0分贝和45.6分贝,分别同比下降0.7分贝、0.7分贝、0.5分贝、0.3分贝,声环境质量全面达标。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县国土调查面积2182.8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732.57平方千米,园地111.81平方千米,林地950.45平方千米,草地0.99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9.77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48.62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0.05平方千米,其他土地138.57平方千米。全县共有4个土类,7个亚类,19个土属,66个土种,78个变种,常见的有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黄壤土。
矿产资源 全县探明矿产资源有天然气、煤炭、石膏、滑石、岩盐、青矾、磷矿、石灰岩、砂岩、页岩、高岭土、耐火黏土、钾长石、硫黄、铁矿、铜矿、沙金、重晶石、地热水等23种,其中已开发利用矿产资源12种,分别为天然气、煤炭、石灰岩、页岩、砂岩等。天然气探明储量278亿立方米,煤炭探明储量880.3万吨,岩盐探明储量23.79亿吨,石膏探明储量545.27万吨,石灰岩探明储量12.26亿吨,水泥配料用砂泥岩探明储量1.04亿吨。
森林资源 全县活立木蓄积量565万立方米,森林面积(含退耕还林)1137.2平方千米。通过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2%,森林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能逐步增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日趋明显。
动物资源 忠县有野生动物237种,其中鸟类173种,兽类43种,爬行类13种,两栖类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豹、金钱豹、中华鲟、白鲟、麝等5种,二级保护动物有水獭、大灵猫、毛冠鹿、金猫、钢鸡、金鸡、黄羊、小灵猫、秧鸡9种。“三有”(国家保护有益的、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有青蛙、蛇、野猪、锦鸡、蟾蜍、野兔等20种。常见的动物有黄鼬、花面狸、麂子、野兔、獾子、香狸(箭猪)、狐、黄鹿、猸子、食蟹檬、松鼠、水獭、刺猬、土猪、豺狗、野山羊、野猪、蛇、蝙蝠等。常见的鸟类有麻雀、山麻雀、喜鹊、寒鸦、白颈鸦、大嘴乌鸦、红嘴蓝鹊、红嘴巨鸥(2019年6月18日在皇华岛湿地公园发现,属重庆市内首次发现发现)、竹鸡、雉鸡、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秧鸡、董鸡、秃鹰、雀鹰、猫头鹰、啄木鸟、白鹭、绿头野鸡、凫(野鸭)、黄鸭、鹳、家燕、灰沙燕、戴胜、翠鸟、小云雀、棕背白劳、红尾白劳、缓带鸟、大山雀、珠颈斑鸠、山斑鸠、灰斑鸠、大杜鹃、四声杜鹃、鹰鹃、黄鹂、卷尾、金画眉、山树莺等。
植物资源 忠县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盆东岭谷植被亚区,适合多种植物生长。按生物学特性划分为乔木、灌木、草木、藤本植物。有高等植物1000种以上,已定名的有716种,隶属161科,427属。其中蕨类植物15科20属28种;裸子植物7科14属28种;被子植物139种438属672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水杉、南方红豆杉、银杏、苏铁、荷叶铁线蕨等,二级保护植物有三尖杉、厚朴、楠木、樟树、红豆树、润楠、鹅掌楸、梓叶械、红椿、金佛山兰等,濒危珍稀名木古树有兰科植物(兰草兰花)、黄葛树、桂花树、罗汉树、南方红豆杉、银杏等。按生态类型分,忠县乔木、灌木植物有71科,260种。主要乔木有以松科、柏科、杉科为主的针叶林,占全县用材林面积的93.3%。以壳斗科栎类(白栎、丝栗、麻栎)为主的阔叶林分布较集中成片。小块的化香树常与柏木、栎类混生。白夹竹集中成片分布在山区,慈竹、寿竹、刺竹等在居民点周围和沿溪河两岸,以小块分布最为常见。经济林以柑、橘、柚、李、梨、樱桃、桃、葡萄、猕猴桃、苹果、枇杷、油桐、油橄榄为主。草本、藤本植物计有450余种,以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百合科植物最为常见,如金银花。按用途分,用于木材的有92种,药用的有475种,食用的有111种,工业的(造纸、纤维、烤胶)有55种,农药的有6种。
水资源 县域内水资源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大类。忠县属长江水系,长江流经忠县6个镇4个街道88千米,境内有28条溪流河汇入长江,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8条。
地表水资源 2020年降雨量1350毫米,地表水年平均径流量11.29亿立方米。长江过境水资源量3350亿立方米,其他溪河入境资源量3.5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 全县地下水共分四类:即基岩裂隙水、碳酸盐类岩深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补给,2020年地下水资源量1.81亿立方米,可开采量0.8亿立方米。
【旅游资源】 忠县旅游资源丰富,是三峡库区唯一兼具山城、桥城、水城、岛城特征的四面环水的新型旅游城市。境内有三峡港湾旅游度假区,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石宝寨、白公祠文博景区、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天池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
烽烟三国 烽烟三国选址秀美的东溪湖,坐落重庆三峡港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内,距县城8千米。长江三峡大型山水实景演艺——烽烟三国,是长江三峡首部古代战争题材、刻画关羽忠义形象的大型山水实景剧,通过35000平方米大场景水上舞台、3200平方米水幕投影和3D全息式投影、300米大跨度高速威亚、“五虎上将石柱”大型舞台机械、180度环形移动观众座椅、惊艳的水火特技,以及300余名演员、50余匹战马,截取关羽忠义一生的重点历史场景如桃园结义、下邳邓降、身陷曹营、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义释曹操、水淹七军等,场面宏大,气势震撼,激荡心灵。2016年4月首演,演出时长约70分钟,由西安长恨歌总导演李捍忠创意执导,该演出填补了三峡文化的空白。
石宝寨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渝新十二景”之一,位于重庆市忠县石宝镇,距县城32千米,是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上集山、水、古建筑于一体的“江上明珠”。石宝寨孤峰拔地,四壁如削,形如玉印,传说是女娲炼石补天留下来的一块五彩石,故称石宝。明末农民首领谭宏起义,据此为寨,故名石宝寨。石宝寨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四百余年。红色寨楼依山而建,飞檐展翼,气势雄伟;寨顶古刹天子殿,临岩筑墙,殿宇巍峨,蔚为壮观;更有历代碑刻,名人画像及鸭子洞、流米洞等古迹。三峡工程蓄水,将石宝寨变成一座美丽的江中孤岛,石宝寨以其“最美的水寨”“最大的盆景”和“最奇的建筑”之美誉而名扬四海。
白公祠文博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忠县鸣玉溪畔,景区总占地面积10公顷,由白公祠景区和忠州博物馆组成。距离万州城区116千米、重庆主城202千米,是三峡黄金旅游带重要历史人文景点和全国范围内忠文化旅游集大成地。
明崇祯三年(1630年),知州马易从为纪念曾任忠州刺史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修白公祠。白公祠不仅是国内著名的两座白居易祠庙之一(另一处是洛阳香山“唐少傅白公墓祠”),也是全国范围内稀有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祠内有白园、乐天堂、四贤亭、龙昌寺荷池、木莲园、乐天诗廊等景点。2003年,因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房阙─无铭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帝庙、太保祠、老官庙,古建筑冯氏华表相继迁至白公祠。2019年,三峡后续项目巴王庙、陈一伟民居在景区复建竣工。同年,白公祠古建筑群被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忠州博物馆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0平方米。有馆藏文物20000余件/套,涵盖23个文物门类。馆内展陈围绕“忠义之魂 大地史书”主题,常设“人文忠州”“忠义忠州”“多彩忠州”三大版块,是忠州三峡库区考古成果和文化研究的集中展现,也是全面了解忠州历史的大型主题展陈。
中国柑橘城·三峡橘海 三峡橘海位于忠县涂井乡友谊村,距县城18千米,与石宝寨相邻。三峡橘海始建于2001年,面积866.67公顷。三峡橘海有五大奇观:花果同树、父子同床、挂果期长、三青三黄、果树寿命长,其中花果同树最为奇特,阳春三月,绿叶簇拥着金黄的橘果,金果点缀着雪白的花朵,白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三峡橘海有龙脊观景亭、橘海荷塘、望寨亭、夫妻树、汉墓石屋群等景点12个,是游客闻香赏花摘果探幽的最佳去处。三峡橘海不仅风光秀美,而且人杰地灵。当代革命家作家马识途、红岩烈士马秀英,全国劳模、全国道德模范李淑娥,“缺钱不缺德”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郑定祥等均是三峡橘海人。
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 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系全国首批18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之一,也是三峡库区和重庆市唯一一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乡村振兴总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实施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为农发展、可持续发展,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文旅“三位”一体、宜居宜业宜游“三宜”协同,打造“一兴四美·七彩大地”美丽乡村。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立足“田园”本质、聚焦柑橘产业,构建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运行六大支撑体系。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和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打造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再到皮渣资源化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推动柑橘产业从“榨干吃尽”向“一网打尽”升级;挖掘柑橘文化,传承农耕文明,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坚守为农发展,实现农民参与、农民受益、集体经济发展;投入多元、业态多样、收入多渠道,实现生产可持续、生态可持续、增收可持续。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规划面积18.6平方千米,涵盖2个镇10个村(社区),常住人口3.58万人,总体布局为“一镇三廊四区”,即新立柑橘特色小镇、橘乡人家风情廊道、环青龙湖慢行廊道、田园马拉松廊道和智慧柑橘示范区、柑橘文化博览区、橘乡荷海休闲区、三峡花卉植物园区。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综合总产值35.5亿元,直接间接带动农民就业1万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建成世界三大橙汁加工基地之一、中国柑橘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示范区、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品牌、重庆现代山地特色效益农业样板,打造成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佼佼者、乡村振兴示范园。
东溪河生态漂流 东溪河生态漂流位于忠县两汇口,距县城10千米。漂流全程长5千米,高低落差80米。河谷两岸层峦叠嶂、山清水秀、怪石嶙峋、千姿百态,空气质量好,负离子含量高,气候舒适宜人,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是观光游憩、休闲度假、康体保健理想旅游胜地。全程漂流约2小时,感受巨石穿行、绕壁回环、急流迫降、险滩搏击等惊险刺激,享受生命与水的澎湃激情。
花田溪谷 花田溪谷位于忠县黄金镇大山村,距县城约13千米,交通便利,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西南地区最长跨江3D+5D魔幻玻璃桥”,新增悬崖秋千、网红荡桥、极速滑盆、尖叫喊泉等游乐项目,有桥类组合、爬网组合、六角秋千、翻山越岭、骆驼峰、七巧板等儿童拓展游乐园。最佳游览时间为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游客可观花海美景,并可体验网红游乐项目、观看民俗表演、品尝乡土美食、游园采摘、婚纱拍摄、亲子拓展等活动。花卉观赏区20公顷,主要有三季蔷薇、紫牡丹、三色堇、金鱼草、西洋绢、翠芦莉、旱金莲、欧洲月季、醉蝶花等速生花卉,有梅花、樱花、树状月季、多色三角梅、香叶黄千层、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等四季有色苗木。景区配套建成全木质结构接待中心2000平方米,古香古色,大气壮观,可提供餐饮、棋牌、品茶等服务。还有侗族特色长桌合拢宴及高山流水等民族风情体验项目。
灌湖水乡景区 灌湖水乡景区位于重庆市忠县马灌镇,距离张南高速入口5千米,距离忠县、梁平、垫江等城区仅半小时车程。灌湖水乡景区创立于2018年,因长江支流渠溪河的源头倒灌湖贯穿其中而得名。景区依托马灌镇全域旅游发展,获评全市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2019年,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灌湖水乡景区占地面积133.33公顷,其中一期面积66.67公顷,总投资1.5亿元。通过三年提档升级,已建成环湖彩色休闲步道3.5千米,并完成核心油菜花观赏区灌湖花海的整体规划打造,充满时代印记的七零老街、七零公社的修护完善,以及彩虹步道、游船观光、环湖骑行、野趣亲子乐园、萌宠乐园、花田茶社、热气球狂欢、浪漫水车等多个特色游览区域的建设,符合各年龄层次游客需求。灌湖水乡景区举办三届菜花节,共计吸引游客上百万人。2020年,菜花节盛况被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报道。
【人口状况】 全县户籍户数34.36万户,比上年减少0.14万户;户籍人口97.59万,比上年减少0.80万。户籍人口中男性50.80万,女性46.79万,男女人口性别比108.6(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2.29%。全年出生7240人,死亡8811人,迁入3627人,迁出10124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39‰,死亡率8.99‰,人口自然增长率-1.6‰,人口机械增长率-6.6‰。
全县常住人口72.12万,比上年增加0.1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4.81万,占常住人口的48.2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6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