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县情概览
【地理位置】 云阳县处于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位置,是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腹地旅游目的地。位于重庆市东北部的三峡库区腹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4′32"至109°14′51"、北纬30°35′6"至31°26′30"。东连奉节县,西接万州区,南与湖北省利川市毗邻,北与开州区、巫溪县接壤。县城西距重庆主城区公路里程310千米,东距湖北宜昌市区水路里程291千米。县域面积3636平方千米,其中县城建成区22.4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58%。县境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向山地过渡地带,属喀斯特地貌,岭谷地貌明显,以山地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底,由南、北向中间倾斜,南北长99.5千米,东西宽70.2千米。最高点农坝镇境内云峰山野猪槽包海拔1809米,最低点长江出境处海拔139米。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长江、汤溪河、澎溪河、磨刀溪、长滩河将县境分成六大块,呈现“一江四河六大块,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特征。
【建制沿革】 云阳历史悠久,秦时置县,距今已有记载2300多年历史,境内云安盐场闻名古今,现代考古在云阳盘龙街道大地坪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等。
夏商,属梁州庸国地,有今云阳、开州、万州、梁平、垫江及湖北省恩施、利川市之域。春秋早期,西南少数民族巴族的一支——盐水女神居住于以今云阳县为中心的川东地区,范围有今万州、开州、梁平、垫江及今湖北省恩施、利川市等。东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楚伐庸,秦、巴结盟从楚师,庸灭,秦、巴、楚分庸地。巴得鱼邑及今万州、开州、梁平、云阳、垫江及湖北恩施、利川市诸地。东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楚夺巴地,云阳地域属楚。周赧王元年、秦惠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秦国灭巴国后,在原巴国地域置巴郡,在云阳地域建县“朐忍”,因地多朐忍虫(俗称蚯蚓)而得名,县治万户驿(又名旧县坪,今属青龙街道办事处建民村2组,三峡工程Ⅱ期蓄水后遗址淹没,出土景云碑为证)。县地域有今云阳、垫江、万州、开州、梁平及湖北省恩施、利川市等地。
秦朝,县属巴郡。西汉,县属益州刺史部巴郡。东汉初年,县属益州益州刺史部巴郡。兴平二年(195),县属益州刺史部永宁郡。建安六年(201),县属益州刺史部巴东郡。建安二十一年(216),分县西北部置汉丰县(今开州),分县西部置羊渠县(今万州区及梁平区、垫江县),并以鱼复、羊渠及宜都、巫、北井六县置固陵郡。
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县隶固陵郡。县徐虑、鱼复蹇机以失巴名,上表自讼。先主刘备听,复为益州巴东郡、南郡。炎兴元年(263),县属梁州巴东郡。三国吴在县南部今湖北省利川市、恩施市地区建沙渠县,县治今恩施市,属建平郡,隶荆州。西晋光熙元年(306),县先隶荆州巴东郡,后为梁州巴东郡。东晋永和三年(347),县属梁州巴东郡。南北朝宋朝,县属荆州巴东郡。南北朝齐朝,县属巴州巴东郡。南北朝梁朝普通四年(523),分县东部(今龙洞镇、故陵镇及周边地区)及鱼腹县西部地区置阳口县,为巴东郡治郡治今故陵镇,属信州。南北朝西魏朝,阳口县属信州巴东郡。
南北朝北周天和三年(568),开府将军陆腾平定冉令贤、向五子王反周后,将县治迁至汤口(今云阳镇)并改县为云安县。县境内有云安盐场,为县内首望地,故县借场名;云安县、阳口县属信州巴东郡。
隋朝开皇三年(583),废阳口县,将原属县地归还云安县,属巴东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在云安场(今云安镇)置云安监,属县一级机构,专事盐课。云安县、云安监属山南道信州云安郡。武德二年(619),属山南道夔州。天宝元年(742),云安县、云安监属山南道夔州云安郡。
五代前蜀,在云安盐场(今云安镇)设云安州,云安县省入,隶镇江节度使。不久寻废。
五代后蜀,设云安盐场(今云安镇)云安监,云安县省入,隶宁江节度使。
北宋开宝六年(973),仍设云安县,并在云安县(今云阳县)置云安军,军治云安县,隶川陕路,领云安县及云安监。
熙宁四年(1071),以云安监及云安军北部地区置安义县,隶云安军,县治在今云安镇。熙宁八年(1075),撤销安义县,户口还归云安县。仍在今云安镇置云安监。南宋末,废云安军,留云安县。云安县隶山南东道夔州路。
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在云安县复置云安军,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夔州路。至元二十年(1283),云安军改置云阳州。省云安县入州。云阳州先属四川行中书省夔路,后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夔州路。
明朝洪武四年(1371),云阳州属四川布政使司下川东道夔府。洪武六年(1373)十二月,降云阳州为县,定名云阳县,属四川布政使司下川东道夔府。其名沿用至今。洪武九年(1376),云阳县属四川布政使司重庆府。洪武十四年(1381),云阳县改属四川布政使司夔州府。
清朝,云阳县属四川省下川东道夔州府。
中华民国时期,1913年6月2日,北京政府制定各省属道区域表,云阳县属四川省东川道。1918年7月,川军将领熊克武以靖国军名义发布“四川靖国各军驻防区域表”,云阳县被划为靖国军第六师卫戍区。从此,云阳县进入川军防区制时期。
1935年6月,四川省结束国民革命军治理,实行新县制,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制,云阳县隶第九行政督察区。1949年10月6日,为抵御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四川省政府将全省90余县设为防区,云阳县属国民革命军孙元良军防区。
【气候】 云阳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冬暖夏热,多伏旱多秋雨,立体气候显著。年平均气温18.3℃,年降水量1109毫米,年日照时数为1195小时。主要出现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晴热高温、干旱、雷电、大雾、连阴雨、强降温、风雹等。
【河流水能】 云阳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其中,南北各有两条一级支流,小溪密布。流域面积在100~300平方千米的支流共8条,500~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1条,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4条(汤溪河、澎溪河、磨刀溪、长滩河)。三峡工程建成以后,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2.3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8.23万千瓦,现已开发25.59万千瓦。
【环境质量】 2020年,云阳县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Ⅱ级(优良)的天数为357天,优良率97.8%,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下降3.7%。全县区域环境噪声平均52.2分贝,道路交通干线噪声平均65.6分贝。县城集中式饮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乡镇集中式饮水源水质达标率91%。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7%,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5.9%。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
【自然资源】 云阳县内已探明且具开采价值的主要有盐、铁、钼、钒、硫铁、天然气、粉石英、水泥用灰岩等,其中已探明岩盐储量约6.75亿吨,铁矿储量约657.8万吨,钒矿矿石储量357.2万吨,硫铁矿储量约1627.2万吨,天然气储量约1500亿立方米,粉石英矿储量约5176万吨,含二氧化硅98%以上,可列为一级品和特级品矿石。野生植物有2000多个品种。其中,林木植物97科、287属、839个树种;珍稀古树有29科、34属、39个品种。野生动物有110科240种,珍稀动物68种。
【旅游资源】 云阳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是库区文物大县。龙缸国家地质公园、龙缸云端廊桥、石笋河峡谷、绝壁栈道、龙缸、歧山草场喜迎天下游客,云阳县三峡文物园,南三峡、长滩河曲、奇、险、美,是旅游探险的最佳去处;张桓侯庙、彭氏宗祠、磐石城、龙脊岭文化长廊、滨江公园、栖霞宫、登云梯集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有天下龙缸(云端廊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张飞庙、三峡梯城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彭氏宗祠、栖霞宫、南三峡、清水湖等旅游资源。是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文明县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龙脊岭生态文化长廊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云阳全域全季发展乡村旅游,举办“春赏花,夏纳凉,秋观色,冬采果”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年均13次。
【户籍人口】 2020年末,云阳县户籍总人口133.14万人,年平均人口133.43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1。其中城镇人口45.78万人,乡村人口87.36万人。全县常住人口92.9万人。当年出生1.21万人,死亡1.1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5‰,出生率为9.1‰,死亡率为8.6‰。
【民族宗教】 云阳县有土家族、回族、壮族、苗族等3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户籍人口8000余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0.6%,其中以土家族最多,有6000余人。有少数民族乡一个,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该乡地处云阳、奉节、湖北利川市两省三地交汇处,位于云阳县最南端,全乡辖区102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全乡人口18700余人,其中土家族4700余人。云阳县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4大宗教。有爱国宗教团体2个,宗教活动场所13处,宗教教职人员8人,有登记信教群众3400余人。
【行政区划】 1949年12月6日,云阳县和平解放。同年12月16日,成立云阳县人民政府,隶川东人民行政公署万县专区专员公署。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今云阳镇)。
1950年3月29日,云阳县由隶川东万县专区专员公署改为“川东万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9月1日,撤销川东区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云阳县属四川省万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5年5月,云阳县隶四川省万县专员公署。同年9月,云阳县人民政府改称云阳县人民委员会,隶四川省万县专员公署。1969年10月,四川省云阳县人民委员会更称四川省云阳县革命委员会,隶四川省万县地区革命委员会。县革命委员会驻地城关镇(今云阳镇)。1981年4月,撤销四川省云阳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四川省云阳县人民政府,隶四川省万县地区行政公署。1992年12月,云阳县人民政府隶四川省万县市人民政府。
1998年5月,云阳县人民政府由重庆直辖市万州移民开发区代管。
2000年7月14日,云阳县人民政府由重庆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
2020年下辖31个镇、7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包括:青龙街道、双江街道、盘龙街道、人和街道、江口镇、南溪镇、凤鸣镇、高阳镇、平安镇、红狮镇、故陵镇、龙角镇、沙市镇、栖霞镇、黄石镇、巴阳镇、渠马镇、双土镇、路阳镇、鱼泉镇、宝坪镇、农坝镇、桑坪镇、云阳镇、云安镇、双龙镇、清水土家族乡、水口镇、蔈草镇、泥溪镇、养鹿镇、后叶镇、龙洞镇、堰坪镇、大阳镇、耀灵镇、洞鹿乡、上坝乡、新津乡、普安乡、石门乡、外郎乡。共98个居委会,380个村委会。
【农特产品】 2020年,云阳县农业以“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为目标,深入开展农业产业振兴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柑橘三年倍增计划,全县形成了以柑橘为主的水果,以菊花、天麻为主的中药材,以花椒为主的调味品,以生猪、牛羊为主的生态养殖,以绿色有机为主的优质粮油“五个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响亮推出“云阳红橙”品牌,建成云阳农业大数据运营中心,全年新培育绿色食品15个、柑橘出口基地5个、出口食品加工企业3家。建设标准化农业产业示范园297个。全县“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达16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