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区区情概览
綦江区位于重庆市南部、四川盆地东南与云贵高原结合部,地跨北纬28°27′~29°11′、东经106°23′~107°03′之间,东、北、西面分别与南川区、巴南区、江津区接壤,南面与贵州省习水县、桐梓县交界。区境东西宽65千米,南北长82千米,面积2748.2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0.8万公顷、林地面积8.9万公顷、水域面积5133.3公顷、绿地面积1229公顷。辖7个街道、24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地古南街道中山路1号。2021年末户籍人口91.34万,其中城镇人口40.16万,乡村人口51.18万。202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2.43%。
全区属喀斯特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境内平均海拔254.8米,最高点为黑山镇狮子槽东侧山峰(海拔1973米)最低点为永新镇升平木瓜溪口(海拔188米)。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明显,年平均气温17.8°C,年总降雨量1060.8毫米,无霜期365天。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16天,达标率86.6%。森林覆盖率51.4%,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綦江区为重庆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向南出海的“桥头堡”、渝南黔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公路、铁路交通兼备,重庆南部综合交通枢纽雏形已现。
境内资源丰富。有煤、硫铁矿、页岩气、稀土等矿藏19种,煤炭储量16.75亿吨,铁矿储量9037.5万吨、煤层气瓦斯储量242.3亿立方米,页岩气储量8000亿立方米,石灰石储量4500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34.72亿立方米,可开发水资源总量12.32亿立方米。林木蓄积量690万立方米,植物资源近2000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润楠、银杏、楠木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黑叶猴、云豹、林麝、猕猴、穿山甲等21种。
产业基础雄厚。綦江是重庆著名的老工业基地。齿轮、冶金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国家高新区创建持续推进,高端智能制造长足发展,跨境电商实现“零的突破”,是中国西部齿轮城、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市级高新区。现代山地农业产业园加快发展,打造萝卜、辣椒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333公顷、带动发展6666公顷,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均实现“零的突破”,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百强产肉大县和重庆市蚕桑生产基地、市级山地粮菜产业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文旅融合发展。打造薪火相传、文润人心的“多彩綦江·创新之城”品牌,推进重庆重要红色文化高地建设,中共綦江支部旧址、王良同志纪念馆、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免费开放,建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区8个子项目。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王良军长》入选全市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电影展映片,并在全国影院放映。5件档案入选川渝地区档案馆建党百年档案宣传系列活动百件珍档名录库。红色旅游独立成线入选全市20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横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扎实推进,郭扶北纬29º康养示范项目成为网红打卡地,永城吹打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綦江农民版画、綦江民歌等7项入选市级非遗项目名录,确定区级非遗项目名录50项。
2021年,綦江区地区生产总值506.91亿元,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7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18.04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219.18亿元,增长3.6%。全年辖区内财政总收入61.32亿元,增长0.7%。